我們相信在組織裡,每個人都有他的思想、經驗、能力,透過全員參與讓每個同仁可以積極的、主動的、參與貢獻,激發每位同仁的潛力及對工作價值的認同,並得到學習與成長。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希望我們可以走得又快又遠
鄭意儒 資訊中心讓學習成長與日俱進讓職場生涯發光發熱
加入華新大家庭,最大的收穫就是工作中持續不斷的學習成長。
我嘗試將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以開放的態度學習新事物。在軋鋼部工作,部內也會依據任務型態提供資源及分工,並予後勤支援。使每位同仁,除了扛著達成任務的使命外,還能感受到在目標推進中不是孤軍奮鬥。
這幾年在華新,我樂於將所學來改善工作諸如:軋鋼設備︑突破產能瓶頸及提高產品品質,如粗軋機增設︑LH改造︑纏結改善及刮傷改善專案……等經歷,成為我在華新重要的磨練與經驗,團隊的支持及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努力。
2004年進入職場至今,離開校園生活已久,我剛進入產業電纜業務單位。原懷疑沒有主管歷練過的我,可以讀EMBA嗎? 但公司給了我這機會,在職進修就讀中原大學EMBA課程。在學習過程中訓練自己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培養管理溝通的通才能力。
我看到的華新,信任專業並重視人才培育;透過靈活的調整產品類型與應用、營運效能、顧客服務需求…等不同面向,使組織持續不斷擁有再生能力,達到永續經營的條件。這幾年在華新讓我擁有深度、廣度、彩度與溫度的不同面相感受,我驕傲成為多維度的華新人。雖已完成EMBA的學業,未來仍須不斷的督促與管理自己,在家庭與職場中活出精采的自我。
當初會選擇進入華新工作,是因為公司對工業4.0的願景也符合我對自己的研發替代役生涯的基本要求,進公司後發現工業4.0真的需要集合眾人之力,一步一腳印朝目標邁進,方能築夢踏實。
過去一年曾在技術中心負責系統模擬專案,建立溝通橋樑與學習該工具軟體的使用,嘗試推廣讓更多人了解以利專案推動的進行。今年三月,為貼近產線曾到鹽水參與兩週觀摩實習,後輾轉來到了台中的採購管理處,致力於採購透明化的推動與彙整廢酸回收廠商的簡介與聯絡資訊,現階段也作為系統模擬的種子持續學習。在公司提供不同職位轉換,讓我跨出舒適圈,看到不同的視野。
從金融業轉戰華新麗華主要是期望自己踏出舒適圈,帶著過往在金融業的訓練,在新的環境創造新的可能性,並希望透過站在市場的兩端-賣方(銀行)及買方(公司)角度,更熟悉整個市場的運作模式。在公司各項任務中,透過各式跨部門合作機會及前輩們的指導,很快地認識公司組織,進而融入公司文化。
目前轉調資源事業群企劃及風控部,做為事業群橫縱向之橋接,協助擬定及推進經營方針,策劃戰略專案,並獨立執行風控中台部位及損益限額管理。隨時提醒自己要用開闊的心去認識並融入,在經手不同任務的過程中,得以學著用不同的角度去處理解決,也透過持續挑戰磨練中,不斷優化思考及執行過程。
我剛進入公司擔任模具設計工程師,應用CAE設計工具,負責公司常熟廠的工模具設計。那時很多模具在學校連聽也沒聽過,更不用說有碰過的實際經驗。由冷軋頂頭開始,逐步認識冷熱加工用的工模具。也開始接觸鹽水廠與部分客戶端的模具設計,從設計到發包驗收,線上實際測試模具性能,透過這些工作經歷,我逐漸熟悉不銹鋼廠各項作業。
後來我負責不銹鋼事業群的模具設計與部分冷、熱加工製程建議,在華新的工作十分具有挑戰性,需要有力學、機構學、材料學、熱力學、幾何學、製造學、程序控制、CAE數據判讀、程式語言編輯等基礎原理知識,並結合產線經驗。目前我努力將商用系統外掛特殊自行開發模組,鏈結到實際產業CAE應用,並將模具CAE設計構想用在產線製造。透過不斷自習,持續思考,結合現階段的新技術新科技,期望將設計概念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