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在组织裡,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经验、能力,透过全员参与让每个同仁可以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贡献,激發每位同仁的潜力及对工作价值的认同,并得到学习与成长。
每位同仁,除了扛着达成任务的使命外,能感受到在目标推进中不是孤军奋斗
翁至伟 不锈钢事业群让学习成长与日俱进让职场生涯發光發热
从金融业转战华新丽华主要是期望自己踏出舒适圈,带着过往在金融业的训练,在新的环境创造新的可能性,并希望透过站在市场的两端-卖方(银行)及买方(公司)角度,更熟悉整个市场的运作模式。在公司各项任务中,透过各式跨部门合作机会及前辈们的指导,很快地认识公司组织,进而融入公司文化。
目前转调资源事业群企划及风控部,做为事业群横纵向之桥接,协助拟定及推进经营方针,策划战略项目,并独立执行风控中台部位及损益限额管理。随时提醒自己要用开阔的心去认识并融入,在经手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得以学着用不同的角度去处理解决,也透过持续挑战磨练中,不断优化思考及执行过程。
2018年加入华新之前,我曾尝试过许多不同性质的工作,我总抱持乐于接受且勇于挑战的心情。或许也跟求学背景有关,大学主修新闻传播,研究所选择企业管理作为跨领域的学习,即使要比一般科班出身的同学花更多时间学习,但也甘之如饴。我好奇面对各种产业浪潮,对于成立五十年以上的传统产业应如何应对?如何转型?又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平衡,是我加入华新的最大原因。
加入华新两年多来,曾在营销中心、不锈钢行销处、电线电缆行销企划处服务,不管是在总公司、或是不同事业群,都需培养洞察市场的逻辑思考与分析能力。也因此,两年多来除参与线缆新商业模式之策略专案,也曾协助不锈钢事业群搜集各类的上、中、下游及国内外的产业资讯,可说是结合过去的分析与规划经验,具体实现在集团各种深度与广度的专案需求上。观察华新愿意给予新进同仁适合其能力的发挥空间与舞台,面对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期许未来自己能够逐渐培养自己学习与改变共存,更能与公司一起成长。
我刚进入公司担任模具设计工程师,应用CAE设计工具,负责公司常熟厂的工模具设计。那时很多模具在学校连听也没听过,更不用说有碰过的实际经验。由冷轧顶头开始,逐步认识冷热加工用的工模具。也开始接触盐水厂与部分客户端的模具设计,从设计到发包验收,线上实际测试模具性能,透过这些工作经历,我逐渐熟悉不锈钢厂各项作业。
后来我负责不锈钢事业群的模具设计与部分冷、热加工制程建议,在华新的工作十分具有挑战性,需要有力学、机构学、材料学、热力学、几何学、制造学、程序控制、CAE数据判读、程式语言编辑等基础原理知识,并结合产线经验。目前我努力将商用系统外挂特殊自行开发模组,链结到实际产业CAE应用,并将模具CAE设计构想用在产线制造。透过不断自习,持续思考,结合现阶段的新技术新科技,期望将设计概念真正实现。
研究所即将毕业时,考虑到毕业后如果义务役当兵一年出来怕会衔接不上,且有认识的朋友在华新任职,说华新正在转型工业4.0,很推荐一起学习磨练,于是我选择进入公司。
我在公司主要以振动技术的研究为主,因应工业4.0的转型协助导入振动感测技术至各厂区设备,以设备预知预保为目的进行研究。除了研究设备振动外也有品质相关的振动专案,探讨振动与产品品质之间的关联性。进公司这两年来虽然每天都有新挑战,但同事与主管都会很热心的指导与协助,研究上碰到困难也会为我指点方向,这些都成为我不断成长的动力。
我在华新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自动化抓取资料及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文字分析相关工作, 先前有负责撰写爬虫程式与执行ETL:人才招聘网站及提升资料分析品质用网站,并确保资料品质供大数据部门;或是清整轧钢部OPL文件及提取、分类合适的OPL文件关键字,并协助强化厂区主管审查OPL文件的适当性,之后可作为知识萃取的初步流程应用在各专案。
目前专案主要研究的方向为如何建立华新专属的知识图谱,现在着重HR相关应用场景如招聘或是员工离职预测去建立图谱,帮助HR提升招聘或是分析上的效率。在华新工作的环境与经验,除了工作方面关于知识及技能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对于看待事物认知的角度不再像刚出社会时那么片面,遇到与自己想法差异过大的资讯时,如何去解析、分类及归纳,更重要的是如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是进入华新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