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在組織裡,每個人都有他的思想、經驗、能力,透過全員參與讓每個同仁可以積極的、主動的、參與貢獻,激發每位同仁的潛力及對工作價值的認同,並得到學習與成長。
在華新擁有深度、廣度、彩度與溫度的不同面向感受,我驕傲成為多維度的華新人
張書銘 電線電纜事業群讓學習成長與日俱進讓職場生涯發光發熱
我在華新智能開發部主要的工作在進行資料分析以及資料視覺化的相關工作,利用資料分析以及資料視覺化的技能來協助目前同仁遇到的問題,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合作,以最小資源創造最大利益。進入公司的時間不長,但是接觸很多不同部門的同仁,彼此專業知識互相交流激盪讓我的工作隨時充滿挑戰。一開始我們與人資部門合作關於自動化蒐集與解析履歷資料,希望可以更快速匹配到合適的求職者。後來陸續分析了一些題目關於電線電纜與煉鋼製程中生產機台的數據是否會影響到產品的品質,利用機台參數的設定微調使產品的良率上升等有趣的專案。
非洲有一句話是這樣說「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這說明團隊合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從入職到現在受到很多同仁不吝分享他們的經驗一起解決問題,學習到很多不管是與我自身最相關的資料分析手法或是公司產品製程等專業都是寶貴的經驗,希望我們可以走得又快又遠。
研究所即將畢業時,考慮到畢業後如果義務役當兵一年出來怕會銜接不上,且有認識的朋友在華新任職,說華新正在轉型工業4.0,很推薦一起學習磨練,於是我選擇進入公司。
我在公司主要以振動技術的研究為主,因應工業4.0的轉型協助導入振動感測技術至各廠區設備,以設備預知預保為目的進行研究。除了研究設備振動外也有品質相關的振動專案,探討振動與產品品質之間的關聯性。進公司這兩年來雖然每天都有新挑戰,但同事與主管都會很熱心的指導與協助,研究上碰到困難也會為我指點方向,這些都成為我不斷成長的動力。
加入華新大家庭,最大的收穫就是工作中持續不斷的學習成長。
我嘗試將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以開放的態度學習新事物。在軋鋼部工作,部內也會依據任務型態提供資源及分工,並予後勤支援。使每位同仁,除了扛著達成任務的使命外,還能感受到在目標推進中不是孤軍奮鬥。
這幾年在華新,我樂於將所學來改善工作諸如:軋鋼設備︑突破產能瓶頸及提高產品品質,如粗軋機增設︑LH改造︑纏結改善及刮傷改善專案……等經歷,成為我在華新重要的磨練與經驗,團隊的支持及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努力。
從金融業轉戰華新麗華主要是期望自己踏出舒適圈,帶著過往在金融業的訓練,在新的環境創造新的可能性,並希望透過站在市場的兩端-賣方(銀行)及買方(公司)角度,更熟悉整個市場的運作模式。在公司各項任務中,透過各式跨部門合作機會及前輩們的指導,很快地認識公司組織,進而融入公司文化。
目前轉調資源事業群企劃及風控部,做為事業群橫縱向之橋接,協助擬定及推進經營方針,策劃戰略專案,並獨立執行風控中台部位及損益限額管理。隨時提醒自己要用開闊的心去認識並融入,在經手不同任務的過程中,得以學著用不同的角度去處理解決,也透過持續挑戰磨練中,不斷優化思考及執行過程。
從去年畢業加入華新,一開始就進到人才企畫部。我在公司一直體驗到「以人為本」的公司文化。我的工作主要希望透過人才的招募、訓練以及科學的方法,透過各種專案的方式,達到華新人的質變。更重要的是:培養接班人,留住年輕人!在公司有非常多的機會。我參與了印尼華新鎳業的建廠團隊專案、動態人才資料庫、大型招募等專案。
在這過程當中,我並非一個人單打獨鬥,而是一個團隊在一起努力,各自發揮所長。專案中跨部門的協作需求,讓我在組織與協調能力上磨練許多。站在人資的角度有機會接觸更多,我發現,華新正透過具體的方式在推動智能轉型,除了事業積極的拓展佈局外,從「人」的根本著手改變。我們不只向前,也在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