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在组织裡,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经验、能力,透过全员参与让每个同仁可以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贡献,激發每位同仁的潜力及对工作价值的认同,并得到学习与成长。
在华新拥有深度、广度、彩度与温度的不同面向感受,我骄傲成为多维度的华新人
张书铭 电线电缆事业群让学习成长与日俱进让职场生涯發光發热
2018年加入华新之前,我曾尝试过许多不同性质的工作,我总抱持乐于接受且勇于挑战的心情。或许也跟求学背景有关,大学主修新闻传播,研究所选择企业管理作为跨领域的学习,即使要比一般科班出身的同学花更多时间学习,但也甘之如饴。我好奇面对各种产业浪潮,对于成立五十年以上的传统产业应如何应对?如何转型?又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平衡,是我加入华新的最大原因。
加入华新两年多来,曾在营销中心、不锈钢行销处、电线电缆行销企划处服务,不管是在总公司、或是不同事业群,都需培养洞察市场的逻辑思考与分析能力。也因此,两年多来除参与线缆新商业模式之策略专案,也曾协助不锈钢事业群搜集各类的上、中、下游及国内外的产业资讯,可说是结合过去的分析与规划经验,具体实现在集团各种深度与广度的专案需求上。观察华新愿意给予新进同仁适合其能力的发挥空间与舞台,面对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期许未来自己能够逐渐培养自己学习与改变共存,更能与公司一起成长。
华新丽华是我第一份正式工作,感谢公司提供很多机会给年轻人磨练成长。从小在台北长大的我,来到盐水厂加入不锈钢事业群担任板卷类产品业务,当了9个年头的『钢铁人』后,我转调资源事业群继续探索上游,往资源事业领域前进。
工作中我期许自己当作海绵般随时更新吸收不同领域的讯息、培养对各事物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刻体认到『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灵活性的重要。面对资源事业此一公司新兴事业体,期许自己有冒险犯难且探索的勇气面对,带给自己与周遭同仁激励与成长。
当初会选择进入华新工作,是因为公司对工业4.0的愿景也符合我对自己的研发替代役生涯的基本要求,进公司后发现工业4.0真的需要集合众人之力,一步一脚印朝目标迈进,方能筑梦踏实。
过去一年曾在技术中心负责系统模拟专案,建立沟通桥梁与学习该工具软体的使用,尝试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以利专案推动的进行。今年三月,为贴近产线曾到盐水参与两周观摩实习,后辗转来到了台中的采购管理处,致力于采购透明化的推动与汇整废酸回收厂商的简介与联络资讯,现阶段也作为系统模拟的种子持续学习。在公司提供不同职位转换,让我跨出舒适圈,看到不同的视野。
我在华新智能开发部主要的工作在进行资料分析以及资料视觉化的相关工作,利用资料分析以及资料视觉化的技能来协助目前同仁遇到的问题,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合作,以最小资源创造最大利益。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接触很多不同部门的同仁,彼此专业知识互相交流激荡让我的工作随时充满挑战。一开始我们与人资部门合作关于自动化搜集与解析履历资料,希望可以更快速匹配到合适的求职者。后来陆续分析了一些题目关于电线电缆与炼钢制程中生产机台的数据是否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利用机台参数的设定微调使产品的良率上升等有趣的专案。
非洲有一句话是这样说「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这说明团队合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从入职到现在受到很多同仁不吝分享他们的经验一起解决问题,学习到很多不管是与我自身最相关的资料分析手法或是公司产品制程等专业都是宝贵的经验,希望我们可以走得又快又远。
研究所即将毕业时,考虑到毕业后如果义务役当兵一年出来怕会衔接不上,且有认识的朋友在华新任职,说华新正在转型工业4.0,很推荐一起学习磨练,于是我选择进入公司。
我在公司主要以振动技术的研究为主,因应工业4.0的转型协助导入振动感测技术至各厂区设备,以设备预知预保为目的进行研究。除了研究设备振动外也有品质相关的振动专案,探讨振动与产品品质之间的关联性。进公司这两年来虽然每天都有新挑战,但同事与主管都会很热心的指导与协助,研究上碰到困难也会为我指点方向,这些都成为我不断成长的动力。